时政要闻 经济热点 教育新闻 行业动态
时政要闻
保供应保畅通保物价 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阅读:456次 更新时间:2023-01-12

清晨,上海地铁里人流如潮,忙碌的上班族们行进在路途当中;跨年夜,北京三里屯商圈人群涌动,年轻人在倒计时声中迎接新年钟声的敲响;春节将至,各大电商平台“年货节”活动火热进行,一个个快递包裹正发往千家万户……

生活生产秩序逐步恢复,保供应保畅通保物价仍是重中之重。当前,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优化,群众对生活物资、医疗物资的需求随之攀升。面对挑战,各地区各部门积极优化供需调节,加强资源调配,与此同时,相关企业纷纷“加足马力”,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千方百计保供给

民生物资量足价稳

重要商品保供稳价,是民生保障工作的底线。2022年以来,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国际大宗商品进口成本上升、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各类民生物资均不同程度面临保供压力。对此,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各类民生保障商品量足价稳。

——农产品供应充足,保障“双节”量丰价稳。雪后初晴,阳光洒在冬日的田野。在黑龙江富锦市向阳川镇友谊村,整地工作已全部结束。种植户李立立家的大豆田在2022年秋天喜获丰收,金黄饱满的豆粒堆满粮仓。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我国粮食生产总产量达13731亿斤,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同时,蔬菜瓜果等主要经济作物产量稳定增长,肉禽蛋奶和渔业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居民餐桌更加丰富。

——能源生产开足马力,保障居民温暖过冬。从2022年11月开始,我国北方地区全面进入供暖季。各地多措并举加大煤炭、油气、电气等能源资源供应,确保能源供应充足稳定。

去年末,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超过1.76亿吨,同比明显增加,电力、天然气供应也较为充足。全国能源供需总体平稳有序,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药品增产扩能,保障正常用药所需。“解决正常用药是当前医疗物资保供的重中之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针对前期部分药品需求短期激增的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立即动员全系统和相关企业增产扩能,全力保障重点解热镇痛药生产供应。

目前,因疫情造成的“买药难”问题正逐步得到缓解。截至2022年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累计向重点地区跨省调拨布洛芬1.74亿片、对乙酰氨基酚6000万片、抗原检测试剂超过5.5亿人份。

凌晨三点钟,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仍灯火通明。在126台全自动设备24小时马力全开的不间断生产下,该车间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日产能达到300万份。

物资要充足,物价要稳定。在凌晨三点的北京新发地市场,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忙碌,对果蔬、鲜肉等新鲜食材进行分拣包装。近期,冬季蔬菜大量上市,南方产区蔬菜供应加大,带动蔬菜价格整体下降。

2022年以来,在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大幅波动、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情况下,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数据显示,2022年前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平均同比上涨为2%。

各方合力保畅通

充盈年货快速到家

今年32岁的杨艳艳,与丈夫一起在上海从事快递工作,最近随着“年货节”的到来,他们的业务变得愈加忙碌。

“最忙的时候,我每天要送四五百个快件,最多的一天送到了晚上12点。当时只能放在用户家门口,第二天再一一发短信通知。”杨艳艳告诉记者,临近春节,上海的快递运量明显上升,快递投运愈加忙碌,其中食品、服装等商品包裹明显增多。

“春节回家过年”,是每一位异乡人最朴素的心愿。今年,包括杨艳艳在内的不少快递员却选择继续坚守岗位,保障当地春节期间的物流运行工作。

受疫情影响,各地物流行业都出现过人员减少、物流不畅等问题。为保障物流畅通,近期以来,多项保通保畅政策相继出台,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各项举措,认真部署打通行业运行堵点卡点,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其中,北京市邮政管理局积极协调加强力量支撑保障,确保现有6万余名快递员在岗力量。截至2022年12月15日,北京市邮政快递业通过临时招聘和外地调配等方式新增7000余人,在岗率提高至近90%。

2022年12月24日,上海出台《关于支持本市相关行业和企业稳岗留工有序运行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为邮政快递企业一线人员阶段性发放稳岗补贴,鼓励电商平台和邮政快递企业持续提供快递、外卖服务。

四川、吉林、山西等地邮政管理局也分别召开全省邮政快递业保通保畅相关会议,部署当前及春节期间邮政快递服务畅通工作。

快递企业迅速行动,多举措保障寄递渠道畅通。中通快递上海管理中心总经理方荣成介绍,目前,上海中通197个网点、近1.5万员工、超2000家社区门店,正全力以赴保障快递收转运派。针对快递员工的实际困难,以增加派费、优化排班、发放返岗补贴、保障网点用药需求等方式,加大激励和关爱力度,调动快递员康复返岗积极性,保障寄递渠道畅通。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新兴经济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大伟表示,疫情短期内仍会对经济复苏带来一定影响,但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优化调整,疫情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负面冲击将逐渐减弱,各个经济微观主体的行为模式也将日趋常态化,这对于产业链供应链的顺利运行、经济的正常循环以及居民旅游文化等消费恢复的积极作用也将逐步显现。

多措并举兜底线

切实保障重点人群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是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与此同时,因疫情、灾害等原因导致短时间内无法正常务工群体的生计问题值得关注。

多位专家表示,当前疫情防控迈入新阶段,仍要适时加大对脆弱易感人群和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帮助他们渡过眼前困难。

“对于城乡低收入群体和老年群体等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而言,可能面临着因健康支出增长、短期劳动能力下降、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这势必影响其生活水平,应该加大扶持力度。”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李敬说。

当前,为保障重点人群生活所需,一系列民生兜底政策正在发力。

1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预防和减少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发生。

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生活困难且失业保险政策无法覆盖的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分别提供一次性临时救助金、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及时给予临时救助等帮助。

李敬认为,对于老年群体可以适度增长健康补贴;对于城乡低收入群体要从就业、健康保障、节日消费券、消费补贴、实物补贴等多方式给予支持。

李大伟建议,继续扩大低保覆盖范围,并落实和完善失业保障扩围政策。同时要继续加强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加强对虽未达低保认定标准,但客观存在较大生活困难的群体救助工作。

关于我们 | 新闻直播 | 工作动态 | 考级考证 | 专家智库 | 课题研究 | 研究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汉字快写应用研究中心
电 话:010-80257234
地 址:北京市大兴区星光影视园A座

服务热线
  010-80257234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