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经济热点 教育新闻 行业动态
教育新闻
高等院校:智力支撑乡村振兴(中国教育·这十年⑨)
阅读:472次 更新时间:2022-11-21

  2021年7月,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医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到杭州市一个水稻基地,提供植保无人机喷药服务。
  浙江农林大学供图

  2022年暑期,武汉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来到江西省南昌市湾里管理局罗亭镇义坪小学参加“童心港湾”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图为志愿者和留守儿童一起做游戏。
  新华社发

  在贵州省塔山村,电子科技大学通过实施“数字塔山”工程,将智慧养殖管理模式用于肉牛和蛋鸡养殖,实现养殖标准化、可视化;在云南省施甸县,西安交通大学投入资金200余万元,研发双向转诊与医疗质量管理软件,完善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设,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好的就医条件;在安徽省阜南县,同济大学采用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循环农业模式,建设有机废弃物消化生产生物天然气基地,作为国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的样本向全国推介……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简称“直属高校”)在内的中国高等院校开展定点帮扶、促进乡村振兴取得丰硕成果。

  高校帮扶“多方联动”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教育部2012年组织44所综合类和理工科为主的直属高校定点扶贫4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1所直属高校参与滇西专项扶贫任务。2019年,为进一步强化帮扶力量,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安排,又新增20所直属高校参与定点扶贫。

  “10年来,各直属高校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44.35亿元,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44.01亿元,帮助引入企业663个,引入企业实际投资额151.6亿元。”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带来了这组数据,“各直属高校充分发挥学科、科技、智力和人才优势,逐步探索形成了应帮扶县所需、尽高校所能的特色帮扶路径。”

  ——看教育帮扶。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推进,援建捐赠、师生支教、师资培训、结对关爱等成为所有高校的共同行动,促进帮扶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较大提升。10年来累计培训教师11.64万人次。

  ——看产业帮扶。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引入专业力量、促进成果转化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实现帮扶地区农业产业的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和品牌升值,很多帮扶县村集体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10年来累计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77.76万人次,帮助制定规划类项目1352项,落地实施科研项目1949项。

  ——看健康帮扶。深入开展医生和设备支援、医护人员培训、巡回医疗和卫生知识宣传等工作,提高当地医疗服务水平,一大批帮扶县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三级医院。复旦大学在云南为2.5万余名乡村儿童开展免费先心病筛查及手术,四川大学在藏区开展包虫病义诊3.4万余人……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看消费帮扶。全面动员校内外力量,通过建立高校“订单式”农产品直供基地、后勤采购、工会购买、师生直播带货等方式,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强大的帮扶合力源于有效的合作机制。据刘昌亚介绍,有关方面分领域成立高校帮扶联盟,共有131所部属省属高校和企业参与,从高校扶贫“单兵作战”的攻坚战逐步转向高校帮扶“多方联动”的集团战,进一步促进优势资源共享,短板弱项互补,切实把地方所需和高校所能结合起来。在做好帮扶工作的同时,37所直属高校还承担了支援14所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建设的任务,有效提升了合建高校的办学水平,并发挥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作用。

  科创改变乡村面貌

  2018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据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介绍,5年来,高等学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实施,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产业振兴提供了技术支撑、成果供给和人才支撑。

  比如,吉林大学的抗盐碱水稻“吉大6号”“吉大7号”“吉大158号”推广面积800余万亩,增产4亿公斤,为农民创收12亿元。华中农业大学在长江流域湖北油菜主产区推广优质油菜累计1.5亿亩,在西北、东北地区推广麦后复种饲料油菜150万亩,仅饲料一项,为农民增收4.5亿元。东北农业大学东农系列大豆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3000万亩,创经济效益20多亿元。厦门大学新型胡萝卜试种成功,种植成本大幅降低,比进口种子价格降低73%。广西大学科研团队指导全区453家牛羊规模企业通过生态养殖认证,指导和帮扶全区54个贫困县开展牛品种改良工作,为群众增收19.53亿元……

  一系列科技帮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5年间,共转移转化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成果超1.8万项,创造经济效益710亿元以上,极大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

  自《行动计划》实施以来,高校在农业农村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6项。在前沿科学技术方面,天津大学科研团队实现了生物农药品种在微生物底盘中的高效合成,从根本上解决农药原材料来源受限及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自主开发的基因编辑器,为我国种业振兴提供了核心关键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高校还着力解决掣肘农业农村领域技术瓶颈问题。“围绕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重大需求,围绕关键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应用,针对破解我国农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在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气候智慧型农业等领域科技支撑成效显著,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雷朝滋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广袤的田野乡村之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已成为立德树人的大课堂。

  华中农业大学在湖北实施“科技与人才支撑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年多来,3位院士、600余名专家教授、3000余名大学生深入湖北全部县市,开展科技服务工作400余次、走访调研地方企业和专业合作社300余家,举办各类培训讲座近200场、培训人员8000余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派出2000余名师生深入西部7省区345个县开展乡村调查,形成西北地区乡村类型调查报告,学生撰写的《乡村振兴的青年实践》已经出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立“校村联建型”党组织,充分发挥联合党组织作用,跨越村庄行政设置,以湖北省通城县红石村党支部为纽带,联合邻村井堂村党支部,致力于整合各村资源,打造“一村一品”样板,与276个农户签订合作协议,探索出“种养+收购+直销”的新发展模式……

  “各校在帮扶地区建立了近百个教育培训、劳动教育、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实践基地和育人平台,一批又一批师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成果用到乡村,使高校与乡村紧密融合、共同成长。”刘昌亚说。

  依托“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等项目,更多涉农高质量人才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持续开展调研交流、社会服务等活动,得以将知识的力量、科技的能量、青春的活力投入乡村振兴。师生走出实验室,把科学研究做进了田间车间,对于学生来说,从课堂走向社会,走近乡村,也能够更了解国情、社情、农情。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雷朝滋表示,下一步将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示范工程。“健全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促进高校不同学科、专业的人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加大涉农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力度,推进涉农高端人才培养,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公共服务人才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雷朝滋说。

关于我们 | 新闻直播 | 工作动态 | 考级考证 | 专家智库 | 课题研究 | 研究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汉字快写应用研究中心
电 话:010-80257234
地 址:北京市大兴区星光影视园A座

服务热线
  010-80257234
在线留言